75%—80%的空气质量改善都来自于能源转型的贡献

资讯 来源:新浪   阅读量:10280    2022-01-01 20:33

12月27—29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高新技术论坛在深圳举行,主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出席并发表演讲。

75%—80%的空气质量改善都来自于能源转型的贡献

贺克斌在演讲中表示,深圳是我国PM2.5问题解决比较好的,去年的数据是19微克/立方米,离世卫组织2005年版的指导值10微克/立方米还有距离有人说干吗搞得那么低不要忘了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和初心是保护人体健康,到2060年,中国的老龄化人群对污染的健康敏感性会更高健康经济学家算了帐,今天多花一块钱治污,今后少花十块钱治病,即使十块钱全都医保报销了,你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双碳会使我国老百姓享受更好的稳定的空气质量和健康效果,这是非常值得努力的

但是这个努力要看到它的大问题,75%—80%的空气质量改善都来自于能源转型的贡献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下的碳减排,基本上分为五个板块:一是资源增效减碳,在未来的40年里,有了双碳行动的指引,达到同样的经济目标,可以少用资源少用能源,就是循环经济,节能等措施,叫资源增效减碳,二是能源结构降碳,它是最大的一块,非化石能源从比较低的比例走向比较高的比例,三是地质空间存碳,作为托底技术就是碳捕集碳封存,四是生态系统固碳,前面三项措施减排后最终剩下的碳由生态系统吸收,达到排碳与固碳基本持平,就是碳中和的概念这四个板块都是技术类的减碳,技术要靠市场来引导,所以中国启动了碳市场最后一个碳是市场机制融碳,通过市场机制把各种技术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合理配置到减碳体系里面来,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十四五’期间,我们绿色刺激措施和投资,大家可以看到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还有低碳城镇化和现代化城市等,加在一起,在40多万亿总投资里面一半跟减碳直接相关,其他的投资也应该间接相关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有人讲双碳的时代已经来临如果说过去40年影响中国发展最大的四个字是改革开放的话,未来40年影响中国最大的四个字可能就是双碳行动这里面我们既需要自然科学创新,也需要工程科学创新,还需要社会科学创新,所有的科技创新归根到底都是要培养适应双碳时代发展的新一代的人才他说

以下为发言实录:

谢谢主持人非常高兴来参加中国高新技术论坛,我的报告题目是碳中和行动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知道碳中和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行动,可能会对未来的社会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截止到去年年底全球已经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的承诺,这些国家加到一起已经占了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3%,GDP的70%我们国家在去年九月做出了关于双碳的重大宣示,但是在中国要实现双碳的目标,面临着艰巨的挑战,简单的说叫三高一短

我们现阶段所处的是一个高碳的能源结构,无论是总能源里的化石能源比例,还是化石能源里的煤炭比例,我们全球耗能大国中都是最高的二是高碳的产业结构,全世界公认的煤电,钢铁,水泥等高碳产业,由于全球产业链分工和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在世界上比例都是最高的三是我们仍然处在一个中高速的发展阶段,城市化,工业化过程还没有完全完成,跟全球比仍然还是中高速发展阶段一短,我们从达峰到中和只有30年,在欧洲有70年,美国有接近50年,所以这是一个我们巨大的挑战

这么巨大的挑战为什么我们下决心一定要干呢这里面有多重的因素,从表面看气候履约是切入点,我们是气候公约,巴黎协定等的签约国,但是最核心的是新一轮的产业竞争这个产业竞争的含义就是,世界进入双碳时代,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从资源依赖型走向技术依赖型首先,根据国际能源署分析,全世界要实现碳中和,未来风光资源总量支撑这个目标是足够的其次,风光资源相比与地下的三种化石能源,全球分布相对均匀得多全球储量前五位的国家占全球煤炭储量的75%,油的62%,气的67%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储量都集中在前五位的储量国,这个对于风光资源不可能发生,风光资源虽然分布也不均匀,但是不会不均匀到这么大的程度,因此大家以后都有机会去风光风光但是能不能真正风光起来,取决于你掌握的技术,这是就是技术依赖型,未来世界经济发展非常明显的信号

欧洲的绿色新政在工交能建减碳部分和农业/生态/环境固碳部分都有完整的布局美国提出了五个零的战略,零碳电力,零废物制造,零碳交通,零排放汽车,零碳建筑,布局了六个方面的技术板块来促进五个零的目标实现,零碳能源技术是未来技术竞争的最大焦点从目前看,我们国家的光伏电比美国综合成本低20%,比欧盟低27%,美国能源部提出,来未来十年要把光伏发电成本降60%,这就是未来大家在布局竞争非常重要的点目前我们的绿氢成本是全球最低的,比美国低30%,比欧洲低几乎50%,美国未来十年的目标是要降低80%,降低难度也是有的,但是它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要做核心的技术竞争再看日本,它已经列出了在能源相关产业,交通运输和制造业,建筑产业在未来十年里面重点发展的14个领域,包括海上风电,氨燃料/氢能产业,小型核反应堆, 乘用车电气化下一代的技术,以及大型的运载工具,包括船,航空的混动,氢能等等,这些都有布局同时宣布在2030年到2050年还会有新一轮产业发展的研发计划出来我们可以看到,针对资源依赖型走向技术依赖型发展大势,主要的发达国家在加紧布局新一轮产业竞争

同时,双碳行动促进的产业竞争,对于我们还没有彻底解决的污染问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问题,对于我们讲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实现,是有非常强的带动和推动作用这对于全球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具有共性意义

我们做过定量的推演,以PM2.5作为一个污染物的代表的话,中国在2020年全国300多个城市是平均在33微克/立方米,如果我们按照老的没有双碳行动的常规治污政策走下去,我们也能继续推进,但是干到2060年可能会降到25微克/立方米,如果说我们实现了2030年达峰,2060年就会降到20微克/立方米,如果提前两年达峰,2028年达峰,2060年的PM2.5会降到18微克/立方米如果我们到2060年如期实现了碳中和,全中国2060年的PM2.5会降到八点几微克/立方米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今天的美国全国平均值深圳是我们国家PM2.5问题解决比较好的,去年的数据是19微克/立方米,离世卫组织2005年版指导值的10微克/立方米还有距离有人说干吗搞得那么低不要忘了我们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和初心就是保护人体健康到2060年的时候,中国的老龄化人群对污染的健康敏感性会更高,健康经济学家算了帐,今天多花一块钱治污,今后少花十块钱治病,即使十块钱全都医保报销了,你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双碳会使我们老百姓享受享受到更好的稳定的空气质量和健康效果,这是我们非常值得努力的

但是这个努力要看到它的大问题,75%—80%的空气质量改善都来自于能源转型的贡献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下的碳减排,基本上分为五个板块:一是资源增效减碳,在未来的40年里,有了双碳行动的指引,达到同样的经济目标,可以少用资源少用能源,就是循环经济,节能等措施,叫资源增效减碳,二是能源结构降碳,它是最大的一块,非化石能源从比较低的比例走向比较高的比例,三是地质空间存碳,作为托底技术就是碳捕集碳封存,四是生态系统固碳,前面三项措施减排后最终剩下的碳由生态系统吸收,达到排碳与固碳基本持平,就是碳中和的概念这四个板块都是技术类的减碳,技术要靠市场来引导,所以中国启动了碳市场最后一个碳是市场机制融碳,通过市场机制把各种技术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合理配置到减碳体系里面来,发挥重要的作用

资源增效减碳方面,我们的节能和提高资源效率,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潜力,跟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现在讲无废城市,无废意味着减碳,碳和废的打通,不仅是固废,还有废水废气废热,四废打通,废碳打通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能源结构减碳,未来我们太阳能和风能会逐步大幅增加国家气候中心给出的分析,基本结论跟国际能源署一致,未来支撑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风光资源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总量是够的,这是做了比较细致的科学分析后的结论,已经把不经济利用的时空范围扣掉

科技的长足进步,已经推动光伏发电成本基本上与煤电相近,甚至略低如一度光伏电发电成本1990年是100美元,到2000年是10美元,2010年是1美元,2020年是1.3美分,这个过程在快速推进,如果大规模应用,这个成本还会继续降低我们平时讲我们国家的能源资源禀赋是富煤缺油少气,这是默认化石能源长期为主体的表述,以后要看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我们国家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做了分析,中国按照更细的地域分布,西北,华北,东北电网未来光伏发电潜力超出各自电力需求,但是华东电网潜力不足,所以需要互补2021年78.6%的光伏发电技术潜力已经具备平价上网,平价上网估计会发生在2023年左右

双碳未来会催生很多新的产业,比如说像虚拟电厂未来把化石能源为主体的以需定供电力系统建设成风光能为主体以供调需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动车会扮演分布式储能的角色国家电网已经在北京做过这样的试验,一辆电动车根据新型智能电网中虚拟电厂的电价信号充放电,就是买电卖电,一年下来大概可以赚4千块钱中国现在的电动汽车是600万辆,到十四五末会到2000万,到2030年会是到8000万,2040年会到两到三亿,那个时候电动车分布式储能的角色会大幅提升深圳在电动车普及方面是先锋城市

地质空间存碳,未来产业集群碳捕集与地质空间之间的匹配,全球也在做这样的分析生态系统固碳,我们现在讲的生态环境建设,全部都是固碳主要技术途径,林业,农业,自然碳汇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固碳是同一个技术发展方向我国碳市场在今年7月16日在上海已经启动,目前是电力,以后会发展到八大行业,还会覆盖到个人的碳足迹,100%覆盖碳排放的各个领域

但是要实现前面说的这些目标,技术是关键国际能源署做过这样的分析,尽管我们说未来非化石能源资源量是够的,但是支撑未来资源充分利用的技术还是远远不够国际能源署分析了支撑碳中和的六大板块技术,蓝色部分是基本成熟的,黄色部分是不成熟从减碳量来看有50%的技术还不成熟,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面要通过科技创新逐步实现

中国21世纪中心分析,在中国要支撑实现双碳目标,需要6大类18个子类66个亚类的技术,目前是三分之一的技术成熟,三分之一的技术还是中试,另有三分之一的技术还在概念发展阶段可以说三分之一在基金委,三分之一在科技部,还有三分之一在发改委,工信部或者企业,市场将近三分之二的技术需要未来几十年的科技创新逐步实现

在‘十四五’期间,我们绿色刺激措施和投资,大家可以看到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还有低碳城镇化和现代化城市等,加在一起,在40多万亿总投资里面一半跟减碳直接相关,其他的投资也应该间接相关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有人讲双碳的时代已经来临如果说过去40年影响中国发展最大的四个字是改革开放的话,未来40年影响中国最大的四个字可能就是双碳行动这里面我们既需要自然科学创新,也需要工程科学创新,还需要社会科学创新,所有的科技创新归根到底都是要培养适应双碳时代发展的新一代的人才,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友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