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来源:东方财富 阅读量:17594 2021-10-25 17:00
10月22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1中国金融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第12届金鼎奖榜单也同步揭晓。作为成都本土的优质金融力量,成都银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本源,持续发挥好经济“助推器”和金融“稳定器”的担当作用。在此次金鼎奖评选中,成都银行获得“年度服务实体经济金融贡献奖”。
2021年,成都银行也将迎来25周岁生日,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相伴二十五载,成都银行致力于打造西部标杆城商行。作为四川省首家上市银行,该行一直以来秉承“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扶持小微三农等领域当好排头兵,同时该行也在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业务特色和竞争优势。
抢抓战略机遇,融通地方经济血脉
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天府之国”的中心,成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川渝合作乘势而上,带来新一轮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等要素的加快流动和高效集聚,这一重大战略也将为区域内的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项目资源和发展机遇。
身处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成都银行,多年来始终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借助成都在西部地区的核心地位和辐射作用,并结合川陕渝三地共同的产业优势,积极做好金融支持和资金要素保障,如今更是牢牢把握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契机,深度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2020年,成都银行在成渝区域信贷投放超880亿元;为115个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提供“一案两书”申报服务,全市占比超30%,银行机构中占比近40%,成都本地市场排名第一位。
同时,为了强化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银行还发行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题理财产品,满足成渝地区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
除了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成都银行还积极发挥地方性法人机构优势,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方向,紧密围绕地方发展规划,通过不断加码创新融资模式和产品服务,为地方产业生态圈建设以及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例如,在支持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方面,该行围绕四川省“5+1”、成都市“5+5+1”(五大重点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五大重点领域: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和生活服务业;一个产业体系: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现代产业体系,依托地方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重点产业、优质企业及园区配套建设项目,打造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提升服务效率,助力地方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目前,该行已累计提供贷款、票据等各类资金支持逾千亿元,并为超过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践行普惠金融,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生在地方、长在基层,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是城商行的天然属性。扎根成都本土,成都银行始终用心传承普惠使命,将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不断提升普惠金融领域的服务质效。
与此同时,成都银行还积极发挥“创新效应”,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例如,该行加大普惠金融信贷产品研发力度,进一步整合优化“政银”产品体系,推出“天府科创贷”“服保贷”等面向全省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积极参与成都市“蓉易贷”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此外,该行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金融需求,研发了“创业贷”“成长贷”“科创贷”“壮大贷”系列特色信贷产品,提供贷款金额从50万至3000万元不等,构建起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随着一系列举措落地,成都银行有效拓展了普惠金融覆盖面,提升了小微企业获得感。不仅如此,多年来成都银行也始终坚持下沉服务,加大对县域和农村的金融服务力度,全力支持乡村振兴。
一方面,成都银行积极运用“农贷通”平台,有效提升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截至6月末,该行通过“农贷通”平台累计向74户,发放贷款211笔,金额34.67亿元。
另一方面,该行推进集体建设用地融资模式,助推“幸福美丽新村”城乡融合发展。“幸福美丽新村综合金融服务项目”有效推动了双流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累计投放贷款3.43亿元,直接惠及农户、改善民生,实现了以创新金融服务惠及民生、服务三农。
此外,该行还贯彻落实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运用,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审慎推进“两权”抵押贷款的试点工作。
经营稳中提质,全力推进“三大转型”
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同时,成都银行也在积极优化经营模式、夯实业务基础,实现自身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互动与共赢。自2018年1月上市以来,成都银行资产总额连续三年每年跨越千亿台阶,业绩增速始终位居A股上市银行前列,经营发展稳中提质,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今年是成都银行2019~2021三年战略规划的收官之年,该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报成绩。今天,成都银行发布《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截至6月末,成都银行资产规模突破7000亿元,达到7361.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4%。存款规模节节攀升,较上年末新增818.75亿元,创历史最好半年成绩。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双双超过20%,其中营业收入85.41亿元,同比增长25.3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89亿元,同比增长23.11%。基本每股收益0.94元,同比增长23.68%。成本收入比20.83%,同比下降1.73个百分点。
难能可贵的是,在叠加疫情冲击的复杂外部形势下,成都银行在保证经营规模稳步提升的同时,其资产质量也持续稳中向好,不良贷款率和后四类贷款占比实现“六年连降”,拨备覆盖率实现“五年连升”,资产质量领先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1%,较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71.15%,较上年末增长77.72个百分点。
这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成都银行坚持“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战略转型方向,稳步推进改革转型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同时在接下来的工作部署中,成都银行也将继续强力推进这三大战略转型,努力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通过转型引领全行稳健可持续发展。
“精细化”奠定转型升级基石。这也是成都银行三大转型之首,围绕“精准营销、精控风险、精简流程”这三个切入点,该行推动营销向行业精准和客户精准转变,风控向可量化、专业化转变,流程向横向简化、纵向深化转变,以此打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在业绩表现上,随着“精细化”水平提高,成都银行在节约成本支出、提高产出效率、风险抵御能力增强等方面都有了更佳的表现。
“数字化”开启科技赋能赛道。数字化是银行提高服务效率、实现发展效益的必然途径,成都银行从数据赋能、数字业务、数字运营和数字生态等方向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近年来,该行持续加大系统建设力度,充分运用金融科技为业务发展“赋能”。2020年11月,成都银行新一代云化数据中心正式投产上线。同期,该行大数据平台、大零售平台陆续投入使用,精准营销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伴随着新一代网络金融服务平台、财资管理系统正式对外运营,该行电子渠道分流能力也在持续提升,电子渠道交易占比已达92.32%。
“大零售”引领未来发展方向。成都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加强科技赋能、数字赋能、人才赋能,综合提升零售金融竞争能力。目前,该行已经形成AUM管理、个人消贷上量以及数据分析平台建设为主,以数字化建设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平台四个系统”的大零售系统体系,业务能力持续提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