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3692 2023-05-16 08:09
《投资者网》 胡珊
商海搏击,大浪淘沙,胜出者才是王者。
2022年上市公司年报完美收官,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浮出水面”,消金行业交出了一份怎样的业绩答卷?备受市场关注。
截至5月12日,30家持牌消金公司中,有29家交出业绩答卷,多数消金公司实现逆势增长,且赛道龙头表现稳健,行业分化明显,行业格局也在悄然生变。
作为普惠金融代表之一的新型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正迎来一波新发展机遇。过去的一年,消金公司在拓展主业的同时,也承载了更多不确定性,行业整体速度放缓。在经受住市场洗礼之后,这份行业成绩单有着特殊的意义。
《投资者网》对29家消金公司的核心财务数据进行了梳理,随着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有序竞争,降本增效、规范发展,风险防控都成为2022年消金行业的关键词,而合规、稳健更是行业的共识。
强者恒强 行业增速放缓
强者恒强,业绩为王,亘古不变。
受多重不确定市场因素扰动,2022年消费市场承压,业绩作为检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备受市场关注。同时,我们也看到,消费金融行业格局在重塑中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数据显示,2022年,排在行业龙头的是招联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175亿元,同比增长9.84%,业绩和规模遥遥领先行业;排名第二的是马上消费金融,实现营收135.30亿元,同比增长14.48%;位居行业第三名的是兴业消费金融,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达101.15亿元,同比增长20.54%。跻身前三位的消金公司营收规模均超过百亿元,业绩保持了稳中有升。
对于 2022 年业绩表现,招联消金公司方面称,整体经济环境与疫情形势复杂多变,招联主动前瞻风险,适时把握发展节奏,不断调优资产结构,持续修炼核心能力,加强精益管理与股东协同,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的均衡发展。
翻看各家公司战略不难发现,过去一年,在消金行业严监管大背景之下,多数消金公司在应对严峻挑战中仍坚持把高质量、稳发展作为业务重点,而深耕金融科技、借助数字化转型,更是多家消金公司排兵布阵、扩大疆界的首选。
净利润方面,排在前三名的依次是:招联消金、兴业消金和马上消金,分别为33.29亿元,同比增长8.68%;兴业消金24.93亿元,同比增长11.79%;马上消金17.88亿元,同比增长29.34%。作为招商银行与中国联通共同组建的持牌金融机构,招联消金业绩依然抢眼,已连续3年净利润排在行业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从成长性来看,年报中净利润较低的消金公司,保持了较大增速,在净利润增幅TOP10排行榜上,有5家消金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50%,分别是苏银凯基消金,小米消金、尚诚消金、中原消金、北银消金,分别为:841%、194.57%、75%、64.85%、50%。
其中小米消金在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情况下,仍然完成业绩逆袭,全年实现净利润1084万元,同比增长195%,排在行业前茅。
对于影响消金行业表现的主要因素,业内人士称,去年受内外部复杂的因素影响下,国内消费市场遇冷,给消金行业业务也带来压力。另外,在去年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背景下,借款利率的下降也影响了消金公司的利润。
行业基本面来看,2022年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资产总额8844.41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较2021年的43.5%大幅放缓。与此同时,持牌消金公司整体的营收、净利润的增长也进入“平缓期”。
作为业内首家资产规模突破1500亿元的消金公司,招联消金背靠“好期贷”“信用付”两大消费金融产品,稳居行业翘楚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度业绩榜单上,2022年是蚂蚁消费金融成立以来披露首个完整年度业绩报告的年份,该公司以净利润8.41亿元位居行业第四。公开资料显示,蚂蚁消费金融于2021年6月获批开业,是全国第29家持牌的消金公司。
银行系和互联网系谁有优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消费是观察经济活力的窗口。2023年促进消费的政策频出,国家更是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效果开始显现,消金公司迎来发展关键“窗口期”。
4月,我国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GDP同比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万亿元,同比增长5.8%。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消费指标亮眼。国家统计局预计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显加快,且下阶段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望继续保持主导。
5月4日,多项统计数据出炉,显示在国内消费恢复带动下,我国经济继续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从2009年正式发布试点政策开始,我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已走过十几年历程,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资本市场参与者,持牌价值凸显,行业正迈上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银保监会非银部近期关于《引领消费金融公司规范有序发展》的文中,总结了过去14年消金公司的成绩单:截至2022年末,消费金融行业资产总额达8844.41亿元,负债总额7847.23亿元,所有者权益997.18亿元。文章强调,“消费金融公司立足专业化消费信贷功能定位,聚焦服务中低收入人群,持续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形成与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互联网平台、小额贷款公司等消费金融主体竞争发展的格局,逐步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增长的新兴力量。”
数据显示,2023年消费金融行业开局良好,包括蚂蚁消金在内的多家消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加码增资,拓宽融资渠道,确保粮草充足,为下一步拓展规模做好资金准备。
其实,每一次消费场景换挡升级都意味着需求集中释放,为相关金融企业创造出更多成长和超越发展的机遇。用什么样的方式抓住接踵而至的机遇,对持牌消金公司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需求拐点信号日益清晰之际,下一步消金行业将如何演绎呢?
业内人士称,当下消金行业依然处于不断规范、利率下降、持续数字化以及竞争者增多的格局中。2023年经济和消费进入复苏周期,给消金公司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
当前,银行系和互联网系消费金融公司是持牌消费金融行业的两大主力军,两者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具有资金充足、风险控制能力强等优势,同时在消费金融领域拥有多年的经验;互联网系消费金融公司则具有创新能力强、运营效率高等特点,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更好地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
在未来,两者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通过不断拓展服务的便捷程度、针对不同客户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及提升服务便捷性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互联网系消费金融公司则可以通过不断产品创新,推出更加符合年轻一代需求的金融产品,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
谁将成为下一个行业翘楚值得期待。银行系消金公司拥有庞大的资金池和深厚的行业经验,但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互联网消金公司则在创新和运营效率上具有优势,但在资金实力和风险控制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无论是银行系还是互联网系消费金融公司,都需要在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积极应对行业竞争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和提升,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3年消金行业会如何走,惠誉博华认为,头部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为行业提供了稳固的信用支撑,部分高风险消费金融公司风险逐步出清,行业整体信用质量得到了明显的修复。预计2023年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增速或将回升,整体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增资扩容效应将进一步释放,为行业规模增长提供主要支撑。此外,行业格局有望重塑,形成银行系和互联网平台系相互竞争依存的局面。
可以肯定的是,表面上看,大小消金企业比拼的是业绩,规模,但胜负的核心还是拼客户,获得用户的认可就获得了市场。如今,以年轻客户、粉丝经济为核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参与已经成为市场的另一极,未来更是整个消费金融市场无法忽略的一股生猛的新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